一周酒店要闻精选

发布日期:2020-05-12 浏览量:914

旅游、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五一旅游持续复苏  3省份收入超百亿
今年“五一”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截至5月6日20时,共有24个省份公布“五一”假期旅游数据,3省份旅游收入超百亿。
分省份来看,已经公布旅游数据的24个省份中,江西、湖南、广东3省份,“五一”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其中,江西以153.83亿元位列第一,湖南140.99亿元紧随其后,广东103.6亿元排名第三。
接待游客人次方面,江西、贵州、湖南、广东、河南、山东、福建、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接待游客总数均超千万次。其中,江西和贵州均突破2000多万人次。
由于跨省旅游业务尚未恢复,旅游市场以自驾游、周边游、本地休闲游为主。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劳动节期间选择自驾出游的游客比例达到64.1%,创历史新高。
商旅出行开始恢复,酒店龙头业绩弹性更强
随着出行限制放宽,商旅和休闲旅游开始恢复。近期民航单日客运量从3 月初的40 万人次回升至50-70 万人次左右。根据STR 五一期间全国酒店入住率恢复到50%左右,较五一之前有10pct 左右增长。
国内三大酒店龙头入住率恢复明显好于行业整体,短期经营恢复和股价表现均呈现出较高弹性。疫情之后一些小规模连锁或单体酒店或将出清,酒店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长期来看龙头有望维持轻资产模式拓店速度,中高端酒店占比提升引领酒店行业品质升级,加盟店利润贡献占比稳步增长。
五一酒店订单暴涨,1000元以上酒店产品更受青睐
长达五天的假期,成为旅游市场复苏的助推器。去哪儿网方面数据,全国入住酒店的游客较清明假期增长2.1倍,成都、杭州、上海、广州、深圳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另外,“五一”游客出行多选大面积、坐拥山景、湖景、海景、私家沙滩的高星酒店。其中,从房型选择上,相比往年,套房、别墅类房型销量略有上升,亲子房仍是五一游客刚需;从酒店星级上来看,消费者已预订的酒店中,4星、5星间夜占比达55%,高星级酒店明显更受欢迎;在携程的酒店预售中,5星级酒店的间夜占比达到了50%,选择1000元以上酒店产品的订单比例也在全部订单中占比最高。

国内·酒店要闻
华住世界微笑日“众筹十万个微笑” 打响“千城万店”战役号角
据华住酒店集团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集团旗下所有品牌酒店的日均入住率已接近70%,相比于今年清明期间的日均入住率增长近1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5月8日世界微笑日暨武汉解封满月之日,华住将发起“众筹十万个微笑”接力活动,希望通过温暖的笑容传递人们对武汉的关爱,恢复消费者信心。
阿里投资的以色列酒店科技公司进军中国及亚洲市场
以色列的人工智能价格预测和收益优化技术开发商Hotelmize在四月初宣布获得了B轮融资,尽管具体的融资金额没有公开,但本轮的领投者中包括了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
Hotelmize的CEO Dor Krubiner表示,对一家以色列的公司来说,得到阿里巴巴的投资自然是进军中国市场很重要的敲门砖。除此之外,Krubiner说阿里系还有很多机制和人脉,可以帮助Hotelmize在亚洲地区开展业务。
多家国际酒店集团中国区恢复开店超九成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转好,中国也成为全球酒店行业中最先复苏的板块。5月10日,洲际酒店集团方面透露,目前其在大中华区酒店恢复营业率已经达到98%,仅个别酒店未开业,营业额也在逐步恢复中。近日,希尔顿酒店集团方面也宣布,其中国境内250家酒店也已经全部恢复运营。此外,陆续恢复开业的还包括凯悦、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旗下酒店。粗略计算,这些国际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区酒店恢复开业率超九成。
但就市场情况分析,虽然这些国际酒店陆续恢复营业,当前酒店业整体入住率依然较低,一些酒店入住率仅为两成左右,营业额也仅为疫情前的1-2成。眼下,酒店业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

国际·酒店要闻
4月希尔顿RevPAR下降90%,中国区酒店现已全部恢复营业
7日,在希尔顿集团一季度财报会议上,其CEO克里斯•纳塞塔(Chris Nassetta)分别分享了好消息和坏消息。
坏消息:4月份RevPAR下降了90%。此前据希尔顿报道,2020年一季度集团RevPAR下降了22.6%,其中,2月份下降23%,3月份下降57%;收入一季度下降约12.9%,至19.2亿美元,净收入也暴跌88.6%,至1800万美元。
好消息:希尔顿中国区酒店全部恢复营业。5月1日,希尔顿中国地区酒店入住率飙升至50%以上,在不久前的2月初,入住率只有9%。
万豪通过修改联合品牌信用卡协议筹资9.2亿美元
近期,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宣布已与摩根大通(Chase)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签署了对现有联名信用卡协议的修订案。修订案签署后,万豪将筹得9.2亿美元现金,包括来自摩根大通的5.7亿美元和美国运通的3.5亿美元,以增强集团的资金流动性。
其中,摩根大通的5.7亿美元包括5亿美元的未来收入预付款,以及根据联名信用卡协议提前支付先前承诺的7000万美元的签约奖金。美国运通的3.5亿美元则用于预购 “万豪旅享家”(Marriott Bonvoy)积分和其他酬金。万豪集团将把这两笔资金都计为递延收入,并可用于集团的日常运营。此外,万豪还终止了其于4月14日宣布签署的为期364天的15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承诺书。
喜达屋:抓住一切机会,向众多生存困难的酒店加注资本
酒店业正从先前的生存模式转变为复苏模式,喜达屋地产信托集团(Starwood Property Trust)打算抓住这一机会,向众多生存困难的酒店注入资本。
事实上,喜达屋第一季度亏损近6700万美元,也面临困境。但Sternlicht对外声明:喜达屋有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公司手头有超过8.7亿美元的现金,并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动用额外的10亿美元流动资金,未来的投资计划不会改变。
喜达屋地产信托公司总裁兼Jeffrey DiModica也表示:“虽然冠状病毒大流行重创了酒店业,但酒店贷款仅占公司总资产的12%,零售贷款低于2%,且喜达屋的领导团队已与银行合作,根据当前的商业环境重组贷款。”。
温德姆:Q1收入下降12%,RevPAR下降23%,但复苏前景明朗
5日,温德姆集团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报告显示,温德姆集团第一季度收入,较2019年同比下降12%,约4.1亿美元;全球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下降了23%,约1.07亿美元;该公司在美国的酒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下降了17%,而国际上下降37%,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下降了7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方面收入都有所下降,但集团仍然设法在第一季度开设了58家新酒店,将其全系统客房数量增加了2%,约6,200间客房;开发渠道同比增长4%至18.9万间客房。
同时,温德姆第一季度,节省现金总计约2.55亿美元,其中包括因为疫情所进行的裁员、合并设施以及无限期中止巴洛蒂的薪水等。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集团CEO杰夫·巴洛蒂(Geoff Ballotti)告诉投资者,他认为该公司已做好从Covid-19大流行中快速复苏的有利条件,现在该集团90%以上的美国资产(约5,900个物业)都已投入运营。在不考虑政府救援援助的情况下,温德姆绝大多数房产的入住率也达到了30%,尤其是中国区酒店入住率持续好转。截至发稿时,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的股价为38.13美元,较年初下跌39%,但相较于同类型其它酒店集团,表现较为良好。
IHG正式与塞班岛度假圣地签约,其皇冠假日品牌版图再扩张
5月4日,洲际集团正式与塞班岛度假圣地签约,塞班岛(嘉年华)度假酒店将于2022年正式更名为“塞班岛皇冠假日酒店”(CrownePlaza®Resort Saipan)。至此,洲际酒店集团实现了创纪录的业务转换,也标志着洲际酒店集团在太平洋地区的快速扩张。
除了塞班岛度假圣地准备进行翻新的416间酒店客房外,洲际还计划在2025年之前再增加116间客房,加上此前洲际接管的Fiesta Resort Guam(2021年将更名为Crowne Plaza)的 318间客房。总计合并的850间客房,将成为洲际集团在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接管签约。
美国和加拿大酒店业每周业绩
根据STR的数据,美国酒店业公布截至5月2日的一周内,三个关键业绩指标下降。入住率同比下降58.5%,至28.6%,日均房价下降44%,至74.72美元,每间可销售房收入下降76.8%,至21.39美元。STR的住宿洞察高级副总裁简•弗雷塔格(Jan Freitag)表示:“周与周的比较显示,住房需求连续第三次出现增长,这为4月初的业绩触底提供了进一步的希望。”。
同一时期,加拿大酒店业的表现并不好,入住率下降75.8%至16.6%,日均房价下降37.5%至101.69加元(72.15美元),每间可销售房收入下降84.9%至16.91加元(12美元)。